当前位置: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6年第9期 > 正文
编号:12965967
基于Walker 256恶性胸水模型的中药甘遂量毒效关系研究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5月1日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2016年第9期
     doi:10.4268/cjcmm20160923

    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,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检验,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[12]。疗效是中医药得以存续以及发展的根本,提高其疗效则是目前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首要之策。中医自古认为“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”,这说明剂量是保证中药临床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,也说明了中药量毒效关系的复杂性[34]。

    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 TN Liou ex TP Wang的干燥块根,是我国传统中药,历代本草皆有收载,具有泄水逐饮、消肿散结的功效[5]。甘遂功效显著、作用迅猛,被称为“泄水圣药”;同时又具有毒效并存的特点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列为下品。李慧玉等[6]研究发现甘遂对水负荷小鼠具有较好的利尿作用,但对肾脏产生一定的毒性。甘遂经醋炙后,可降低其肾脏毒性,同时利尿作用增强[7]。姜玮等[8]研究表明,甘遂对斑马鱼具有明显毒性作用,并具有一定的量毒关系。笔者在前期研究中[9]亦发现甘遂对小鼠具有一定的肝、肾毒性。甘遂虽药效显著,但因其存在毒性,故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。基于此,科学阐释甘遂的量毒效关系 ......
上一页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524 字符